中新網河南新聞12月9日電(記者 李貴剛 通訊員 郭琦 趙棟梁)近年來,河南法院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設,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聚焦信息化全面應用,融合多種信息化軟件系統,努力構建全省法院信息化“一朵云、一系統、一平臺”協調高效的一體化司法大數據體系,助推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
智慧審判促辦案質效提升
“如何又好又快解決當事人急難愁盼的案件糾紛,是我們每個法官的追求。而從實踐中看,只有用好智慧法院建設成果,才能不斷壓縮案件審理周期,節約司法資源,提高辦案質效!敝芸谑谢搓枀^人民法院王店法庭負責人葉培緒在審結一起涉鄭州、周口兩地的民間借貸糾紛后感慨。
如果按照常規的線下質證、開庭等方式審理,這類案件審理周期長,當事人訴累重,辦理起來也比較麻煩。鑒于此,葉培緒采取電子送達、網上開庭等線上辦案模式,使案件辦理進程迅速推進,既減少了訴訟參與人的各項成本,又大大提升了辦案效率,最終該案從開庭到結案僅用了10天時間,雙方服判息訴。
近年來,河南法院注重用科技輔助法官辦案,用信息化提升審判質效。升級審判法庭的智慧化水平,融合“法律法規”、“關聯案件”查詢、遠程庭審、多媒體示證、語音智能識別、庭審秩序管理等功能,提升庭審效率和質量。大力推廣運用文書智能生成和自動糾錯、類案推送、裁判偏離度預警等智能輔助工具,著力減輕法官負擔,統一裁判標準。
今年以來,河南全省法院主要審判質效指標持續向好。特別是針對省內疫情多發的形勢,各級法院全面啟動、充分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做到了審判工作“不停擺”、可持續。
智慧執行促執行行為規范
“我們專門研發執行頑疾評價模塊,對接執行管理系統,實現數據實時匯聚,智能感知態勢,自動分析異常行為。嵌入消極執行、選擇性執行、亂執行類型化行為模式,設定18項反向指標,違規終本、財產未查控、案款超期未發放等行為一鍵觸發。同時,推行以卷管案、人卷分離,全程無紙化在線流轉,查控拍賣、案款收支、強制措施、合議審批等辦案節點全網通辦、全程留痕。強化節點管理剛性,定向發布整改清單,系統使用以來已啟動事前糾正1731次,執行信訪量下降13.2%,有效降低了執行廉政風險!痹S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徐水清接受采訪時介紹說。
河南法院全面推進執行權運行機制改革,改造執行信息化流程,徹底改變一人一團隊“一包到底”傳統模式。建立執行案卷管理中心,實行執行卷宗標準化、電子化集中管理,對立案、實施、財產處置、結案審核等執行事務網上專人負責、分段集約推進,持續實現執行案款15天內動態清零,執行終本不規范、案款超期發放、超標的查封等頑瘴痼疾得到有效整治,大大提升了執行規范化水平。打通173個政府部門業務審批、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平臺,讓執行信息查詢在線上運行,有效降低了執行成本、提高了執行效率。
智慧服務促群眾滿意度提高
“謝謝你們,真是給我們老百姓解決了大難題,要不是有跨域立案系統,我們還要跑到山東去申請強制執行,現在好了,家門口就能立案,法院的服務真是太棒了,解決了我們的大難題!11月17日,河南省西平縣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接待了七位年近七旬的老人,通過幫助當事人書寫強制執行申請書和打印相關法律文書,在“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平臺”將案件立到管轄法院濟南市歷城區人民法院,不到一個小時就成功幫助七位當事人辦理了跨域執行農民工工資的立案手續。
河南各級法院積極推進“一站式”在線訴服升級,電子訴訟應用量保持在全國前二名。11月份疫情期間,網上開庭率達到77.53%。通過整合軟件,實現證據材料、意見建議可“一鍵直達”承辦法官的材料流轉系統,解決了當事人及律師長期反映的“找法官難”問題,大大減少了庭外約見法官的不規范訴求。建設全省統一的集中送達平臺,大力推進電子送達,今年以來,通過平臺送達9645427次,電子送達占送達總量的89%,與郵寄送達相比可節約經費1.5億余元。上線“法鷹”協查系統,今年以來,已協查信息691795條,解決原告和申請執行人找人難問題。建立走訪、信訪、網訪、舉報等各種信訪集中接訪、交辦、回復的大信訪系統,解決越級訪多、“接訪走過場”問題,努力提升信訪當事人滿意度。
智慧管理促隊伍作風改進
“我連法院的門都沒進,就打了幾次電話,網上調解后錢就順利要回來了,太省事、太高效!感謝法院的網上立案和調解,真是給群眾帶來了方便!”在河南省鞏義市人民法院,收回17000元借款的柳某一邊在訴訟服務“好差評”系統上點亮“好評”鍵,一邊對調解員周務本說,言語間盡是感謝和對法院工作的高度認可。
為切實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服務效能,改進司法作風,2021年6月以來,河南高院在全省三級法院訴訟服務大廳上線訴訟服務“好差評”系統,及時收集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的真實體驗,以人民群眾的評價找差距、補短板,促進提升司法作風。
同時,河南法院以審判執行案件辦理節點為依據,強化審判執行全流程網上監管,實現“立案上網、全程在網、結案出網、痕跡留網”,將人民法院調解平臺與審判流程管理系統進行雙向互聯,實時管控調解期限,有效解決了控制和遲滯立案的“調節閥”“蓄水池”問題;建設“發改提指案件監管平臺”,為“發改提指”案件專項評查提供數據支撐,防止案件來回“翻燒餅”;執行流程管理系統與審判流程管理系統無縫對接,對執行終本案件全部清理歸檔,實行電子化管理,準確掌握分析審判與執行案件的對應關系,有效防止了執行數據的灌水和反復立案結案的問題;審判執行各項指標數據包括臨期超期未結案件、批量案件等審判執行管理信息,向各中、基層法院院長和省法院各業務部門負責人開放,方便管理者了解本單位、本條線的工作狀態,及時發現問題,有效監督管理。實現信訪管理系統與審判、執行流程管理系統銜接融合,從申訴信訪數據中查糾案件質效不高、干警能力不強、作風不優問題。通過智慧樓宇系統,嚴格落實考勤制度,強化干警紀律意識。將院庭長職責清單納入各流程管理系統,上線智慧畫像系統,通過數字對院庭長、法官、助理、書記員、行政人員等各類人員專業能力、工作作風、工作量和績效進行考評,讓干多干少、干好干差一目了然。(完)